《論語》子貢章句全集釋

1.15

學而篇·第十五章

子貢曰:「貧而無諂,富而無驕,何如?」子曰:「可也。未若貧而樂,富而好禮者也。」
【白話譯】子貢問:「貧窮卻不諂媚,富有卻不驕縱,這樣如何?」孔子說:「可以了,但不如貧窮卻樂道,富有卻好禮之人。」
✍️ 此章展現儒家道德進階觀:
1. 子貢提出的「無諂無驕」屬消極守成
2. 孔子提升至「樂道好禮」的積極境界
3. 反映師生問答的教學相長特質
5.4

公冶長篇·第四章

子貢問曰:「賜也何如?」子曰:「女,器也。」曰:「何器也?」曰:「瑚璉也。」
【白話譯】子貢問:「我這個人怎麼樣?」孔子說:「你像個器物。」問:「什麼器物?」答:「宗廟盛黍稷的瑚璉。」
✍️ 歷代註解要點:
• 朱熹《集注》:「瑚璉雖貴重,終是器而非道」
• 錢穆《新解》:「此喻子貢堪為國家棟樑之才」
• 現代解讀:肯定專業才能,提示精神境界尚待提升
11.19

先進篇·第十九章

子曰:「回也其庶乎,屢空。賜不受命,而貨殖焉,億則屢中。」
【白話譯】孔子說:「顏回呀,道德接近完善卻常陷貧困。端木賜不安本分去經商,猜測行情卻常能中。」
✍️ 比較分析:
顏回 vs 子貢
1. 德性修養與現實成就的張力
2. 「不受命」的雙重解讀:
  • 負面:不安士人之本
  • 正面:突破命運限制